腳抽筋01.jpg

腳抽筋02.jpg

腳抽筋03.jpg

腳抽筋04.jpg

腳抽筋相當常見,許多人會認為是營養缺乏,但其實原因繁多,與營養有關的僅占少數,
可能原因,並提醒若經常有腳抽筋的問題,建議檢視生活並盡早檢查了解背後原因。

為什麼會腳抽筋?醫指6大原因!
抽筋是一種肌肉異常收縮的現象,可能原因繁多,

例如像是腳於末梢血液循環不佳、冬天又容易受冷,就容易出現腳抽筋的情況。
而突有過量的登山、慢跑、健走等運動過度,又沒做好伸展或收操也容易腳抽筋。

除此之外,像是長時間久坐久站或扁平足等,姿勢或結構不佳也會引起。
神經壓迫、處於小兒麻痺恢復期、周邊神經受傷、巴金森氏症等神經問題也有可能,此情況大多為單側抽筋,不過單側抽筋不代表就是這些問題。

另外,也有可能是受到藥物或治療的影響所致,例如鈣離子阻斷劑、Beta作用劑、利尿劑、洗腎過度、糖尿病藥物造成低血糖等。
其他像是貧血、周邊血管問題亦有可能發生。

至於民眾平常常聽到的「鈉、鉀、鈣、鎂缺乏」也是其中一項原因,不過並不常見,這些電解質缺乏會使得體液不足,進而引起抽筋。
其他也包括了過度流汗造成體液不足、懷孕低血鎂、糖尿病、甲狀腺低下、酗酒等也有所關聯。

抽筋當下該怎麼辦?醫教4招有助解除!
抽筋總是讓人痛到非常不舒服,但往往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,當下可以緩慢的速度將患部伸展開來,此動作不會使情況惡化或受傷,
例如腳抽筋可稍微走一走、緩緩將腳踩直、按摩患部、將彎到不可思議的大拇指慢慢扳回來等。

4招預防抽筋,太常發生盡早檢查!
避免腳抽筋,可多做預防性的伸展運動,
例如弓箭步等,運動前後即便是簡單的運動也要留意。
另外也多注意腳部的保暖,例如天冷時可穿個襪子睡覺、睡前腳泡泡熱水,也有助於減少腳抽筋發生的可能性。
日常也要注意營養攝取,補足鈣、鎂、鉀、鈉,避免電解質缺乏,相關可一次補到不同營養的食材,
如香蕉、地瓜可補到鈣、鎂、鉀,牛奶可補到鈣、鉀、鈉,深綠色蔬菜則可補到鈣和鎂,當然飲食最佳的方式還是以多元且從原型食物攝取為主是最好的。

腳抽筋雖然是常見的日常問題,但若是發生的太頻繁,其可視作警訊,應盡早檢查找出背後原因。
而若是合併喪失、麻木等感覺異常,不單只有疼痛,則要留意可能為「肌肉強直」,是一種肢體呈現僵硬狀態的症狀,
和抽筋相似,但機轉不同,也須就醫找出原因。提醒民眾兩種情況多加注意。

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

文章來源:
https://gooddoctorweb.com/post/1189

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.............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音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